星期六, 10月 15, 2005

書念不完?

自從九年一貫、一綱多本實施以來,社會上的謾罵聲不斷,學生以及家長抱怨連連,最常聽到的就是教科書版本太多,只念一本不安心,要全部念的話費用負擔太大也念不完。可是,書,為什麼一定要念完才行?

唸書的目的是什麼?考試?吸收知識?老實說,我對於這兩個答案都不滿意,不過既然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這兩個,那我就以這兩個答案來討論為什麼「書不用念完」。首先,最普遍又不鄉愿的答案就是為了準備考試。考試分成兩大類,一是為了準備學校的考試,這類考試不用把書念完,只需要念老師教過的地方,或者老師說會考的地方就行了。第二類考試是像基測或指考之類的能力測驗,這種考試也不用把書念完,因為不可能念得齊全,出題方式永遠是在某個範圍內加以變化,唸書只為了要充實那個範圍內的知識,念什麼版本其實沒有很大的關係。再者,如果唸書是為了吸收知識,那書本上的知識何其多,怎麼可能念得完?

不知道能不能有人給我個「必須把書念完才行」的理由?我實在想不出來。從小到大,除了國小課本之外,我有從頭到尾念完的書大概只有大三那本植物生理學課本,還有金庸武俠小說、傲慢與偏見、亞森羅蘋、福爾摩斯。雖然我唸書習慣都是從一本書最開頭開始看,可是不代表我會看到最後一頁,常常看不到三分之一。沒把書看完對我有什麼影響?我還不是高中升大學,大學考研究所,邊工作邊考托福GRE,出國唸書... 沒把書看完我照樣可以在用考試打成績的課堂上拿A。

不可諱言的,教改有其缺失之處,但是該檢討的不是表面上的條文,也不是找出誰是主導者要他道歉、負責、承認錯誤,而是應該檢討教改的施行方式與其他輔助機制。大家口口聲聲說重視教育問題,到底重視的是什麼?升學?成績?還是競爭力?

念研究所真能為職場工作加分?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根據人力銀行調查發現,因為感覺以往所學無法應付職場需求,有五成上班族願意放棄工作報考研究所。這個現象一方面值得教育工作者檢討大學教育的內容,以符合學生的需求,但我覺得大家更應該思考的是,研究所文憑真的能夠為職場工作加分嗎?還是大家只是在利用一般人對文憑的盲目崇拜而尋找一條升遷的捷徑?

每一階段的教育有不太相同的教育目標,大學教育的目標應該是除了基本知識之外,並培養專業的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的社會化作準備;碩士班的教育目標是訓練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博士班則是在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與深入研究的能力。照理說,大學的訓練應該足以應付一般的職場工作,當累積到一定工作經驗,因為能力上受到肯定而獲得升遷,接觸到不同層級的工作之後,才會感受到所受訓練不夠,才需要進碩士班接受另外一種訓練。

顯然現實狀況不是這個樣子。大學生在學期間可能不是很清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因此只求在學成績安全過關可以順利拿到大學文憑;大學教授只負責開自己專門的課程,傳授高深的知識,以展現自己豐富的學識涵養;到頭來,大學教育並沒有成功地為學生的社會化作好準備,濛濛懂懂的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後無法適應工作,看著碩士畢業生空降到比自己高的職位,領比自己高的薪水,開始認為是不是因為自己唸書念得不夠多的關係,所以又一頭栽進學校裡面接受跟職場工作不是很相關的「專業訓練」,期望一張研究所文憑可以讓自己快速往上爬...

我對每年這麼多報考研究所的人的上進心給予肯定,但是如果報考研究所只是為了用文憑來妝扮自己,我倒覺得沒有必要。對職場工作最有利的自我充實方式其實是在工作中學習與成長,而不是修課拿學分。

教育的民主化思考

教育民主化的概念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如果把它像建構主義一樣直接套用在台灣的教育系統,我想下場應該是差不多的。許多概念上的東西常常會因為「名字」產生誤解甚至因而誤用,就像之前所提到的scientific literacy一樣,如果直接從名詞本身去定義然後加以延伸的話,就會產生兩種不一樣的解釋與做法。

民主,字面上的解釋就是「以民為主」,可是如果就一般的認知把「選舉」與「民主」劃上等號的話,那真是太過於以偏概全了。同樣的,教育的民主化並不是讓學生來投票表決要不要考試或者要不要唸書,也不是學校組成教師會、家長會來參與校務就算是教育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應該是在教學上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並且引導學生自主性的學習,進而能夠主動要求擴大學習範圍。

然而在現在這個號稱民主的社會之中,教育其實是極為專制的。我所談的教育專制也不是因為制度上的統一要求。教育上的專制來自於對學生在學習上的控制,教育主管單位為了「控制」而制定了許多規則,政府管學校,學校管老師,老師管學生... 層層控管之下,將學生的學習限制在框框裡面,久而久之,大家誤以為只有在這框框裡進行的才是學習,框框外的不叫做學習。

「學習」這個詞用多了,覺得自己好像是大陸人了... 大陸人所謂的「學習」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唸書」,我們的「主修」是他們的「專業」。這有點把話題岔開來了... 提到這個的主要原因不是我愛咬文嚼字,而是要強調「學習」的概念。有人把在學校裡的活動用「訓練」來代表,我認為這個詞只是提供了這個學校給了什麼樣的學習環境的訊息,不能代表學生一定學習了多少。如果說「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的未來做準備,學校的功能就在提供環境(也就是適當的「訓練」)來讓教育更有效率。「學習」是另一回事,學習可以是有目的的,例如學開車是為了要能夠開車上路(或者有人是為了考駕照),也可以是沒有目的、無意識中進行的,例如學習如何待人處事。但是我們會發現一個共通點,不管是教育還是學習,主體都在學生身上,不是嗎?這就是我要提教育民主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學校教育的主角是學生,那老師的功能又是什麼?老師的角色和學校的環境設備一樣,都是用來輔助學生學習的。因為學生還在學習階段,還沒有修成正果,所以需要老師的指引與提攜,當學生迷失方向時,可以給予建議以供參考,而不是去「要求」學生該做些什麼事。

就像人民需要到達法定年齡才能行使選舉權,教育的民主化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意義不大,但是我認為在高等教育中,學生應該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從學習的過程中摸索思考未來的方向,並且為未來做準備。因為每個學生的方向可能不太一樣,因此太多的硬性規定有時候並不符合學生的需求。為了提升教育「品質」而設下過多的限制只會讓教育成果開倒車。因為當學生的努力只是為了滿足「限制」的時候,原本的最低門檻便成了目標,又如何能「提升」得起來?諷刺的是,這個以「學生都是懶惰的」前提所設下的許許多多規矩,到頭來真的訓練出許許多多懶惰的學生。

關於這個部落格

不知道這個部落格的文章會不會像教科書一樣被當成助眠工具?或者會不會被誤認為上課講義之類的?如果你在準備教育相關類科的考試,這個部落格的內容考試一定不會考。很抱歉這個部落格的話題太過嚴肅。沒辦法,我是個無趣的研究生,除了寫論文之外,生活中所見所聞都會被我連想到這些事情。

這個部落格之所以被我命名為「科學與教育的對話」,一來是因為我從過往的生物學背景轉換到目前所學的教育,兩種角色常常在我腦袋中對話;二來是我周遭在科學與教育領域的朋友各半,從科學家的角度看教育,再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科學,應該會很有趣。

在這邊要說明的是,雖然某些理念上可能有些相似之處,我不是「人本教育」的信徒,對於某些相類似的教育理念,我的做法跟人本不同。我對於教育方面的想法及思考大部分起源於我的指導教授,但是我絕對不是被他洗腦後的產物(雖然他上課很喜歡講話,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話太多,可是常常控制不了自己,一邊說自己不應該講太多,應該多讓學生發表意見,可是還是繼續說下去)。第一個學期第一堂課就是上我指導教授的課,常常在上課中腦袋裡面掛滿問號,並不是聽不懂他的英文,而是懷疑他是不是在胡說八道、強詞奪理。尤其是剛離開當時對建構式數學罵聲連連的台灣,卻在這邊接受建構主義的薰陶,更是一頭霧水,讓我有點懷疑我的選擇。但是經過三年的體認與思考之後,無意間發現,我和我指導教授的理念越來越相近了。

我不像我指導教授那樣喜歡講話,我也不喜歡在公眾場合發表高見,所以我用這種比較適合我的方式來闡述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思考這方面的議題,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星期二, 10月 11, 2005

試驗設計

做實驗是研究科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實驗的設計又在其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很多在學習階段中的科學家常為了實驗設計而傷透腦筋,因為一個好的實驗設計可以說是實驗成功的捷徑,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與金錢損失。相信不少學生想要學習如何做實驗設計。其實科學實驗設計牽涉到不只是邏輯推演,還包含了科學理論與實驗技術;因此通常是很難用開課的方式告訴學生哪些實驗該怎麼設計,而是要靠著做研究的過程自行推敲與體會。

撇開科學理論與各領域所需的技術和工具,就邏輯推演的角度來看,要做實驗設計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這個實驗的目的:「你想要證明些什麼事?」確定目的之後,才能思考需要什麼樣的證據來證明這件事。之後根據所需要的證據,才能進行實驗的設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實驗都必須要照這樣的順序進行,實際的科學研究或者說「任何」研究其實都是先蒐集data,然後從中歸納出結果,推衍出這些data能夠證明的事情;所以,其實在大部分的情況之下,「實驗設計」並不是絕對必要的。

目前大部分的科學研究都會牽涉到數字,所以很多人認為統計對於科學研究是很重要的,甚是把統計方法在科學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過於誇大。其實統計只是一種工具,就像分子生物技術一樣,是用來得到「證據」的工具。統計分析裡面有一門課就叫做「試驗設計」,這是一門很普遍的統計課,如果你做實驗遇到瓶頸時看到這門課就興致勃勃跑去修,那你一定會大失所望。統計裡面的試驗設計其實是針對經過設計的experiment所得到的數據結果進行分析的方法,在這門課裡面你可以學到的是:當你遇到哪一類的試驗設計所得到的數據時,你可以用哪一種統計分析方法來分析,以節省分析手續並得到最大可信度。所以,這門課講的是實驗後的data分析方式,而不是實驗前的設計方式。

當我與培養基、試管、顯微鏡、離心機為伍的時候,我認為自己懂得不夠多,技術不夠好,沒有足夠的好奇心,所以不夠格當一個好的科學家。離開了那個行業後我才發現,其實微觀世界看久了侷限了我的想法,才是我在科學研究上沒有進展的最大阻力。

星期日, 10月 09, 2005

評鑑與測量

評鑑(assessment)與測量(measurement)常常因為統稱「評量」,所以被誤認為同一件事而混為一談。其實一般人比較會接觸到的應該是屬於「評鑑」的部份,例如期中考、期末考。評鑑的目的一方面在於了解學生學習的程度,另方面則是應該用來作為老師教學改進的參考;所以,考試成績不只代表了學生的學習表現,也是學生對老師打分數。教育上的「測量」則是用客觀的方式來評定學生的能力,用來作為他人對這個學生所具備能力的參考,例如智力測驗、性向測驗;這個能力的指標,代表了學生本身具備的知識與技巧,與老師的教學好壞是無關的。

評鑑與測量混為一談的話常會扭曲評量結果,甚至失去評量的意義。舉例說明,評鑑的目的是在了解學生是不是能夠吸收理解課堂上所教授的內容,如果將目的擺在區分出學生程度的話,有些學生可能不需要上課就可以名列前茅,有些學生可能努力了一整個學期,學了很多,可是還是得不到適當的鼓勵;或者評鑑的內容與教學不符,學生挫折感大,老師也無法了解自己的教學成果。

另外一個常見的錯誤是將評量結果拿來作錯誤的解讀,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國中基本能力測驗」。從名字上其實可以很清楚了解基測的目的是在測量學生本身在測驗當時所具有的能力,為了特殊目的(高中入學參考),所以能力指標僅用語文與數理能力來代表。但是因為大家無法脫離高中聯考的思維,將國中基測的結果認定為另一種形式的聯考,因此對於測驗的內容與結果斤斤計較:不可以超出課本範圍,課本太多本不知道該念哪一本,老師不會教讓學生考不好? 惡性循環的結果將學校變成大型補習班,老師得想盡辦法幫學生把所有版本的課本裡的所有知識整理起來「教」給學生,以免漏掉什麼會被家長怪罪教學不力;學生得用力把老師教的東西背起來,上學的最終目的變成是替基測做準備。

自從我轉行念教育之後,許多朋友會問我對於台灣教改有什麼看法?以上就是我的部份看法。教改失敗是誰的錯?嚴格說起來誰都沒錯,一團誤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