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02, 2005

個體距離

記得以前高中生物課本裡面討論動物行為時提到「個體距離」,有張照片是好幾隻鳥站在電線上休息,他們不會肩並肩貼在一起(如果鳥類有肩膀的話),而是彼此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有些鳥可以忍受與別之鳥的距離小一點,有些鳥則需要跟別的鳥站得遠遠的才有安全感,個體距離的大小隨著鳥本身的個性會有些不同。

昨晚下了雪,今天天氣晴朗,外面一片雪白,我也就拉開窗帘享受一下美景。突然間看到一群鳥飛過來停在窗外的電纜上面擠成一排,鳥與鳥之間的距離非常的近,個體距離到哪去了?個體距離大概也會受到溫度的影響吧?! 在攝氏零下五度的氣溫之下,我想保暖會比個體距離來得重要吧?!

創造論與演化論

昨天是系上MAT (Master at Teaching)學生的期末報告,每次MAT學生的期末報告都會有人提出該不該在自然課中教創造論(Intelligent Design)與演化論(Evolution)的爭議。雖然在我們看來這沒什麼好爭議的,因為台灣沒有那麼多天主教與基督教教徒;可是在美國卻是一個讓自然科教師傷透腦筋的事,有些州甚至規定一定要教創造論,甚至認為相信演化論是背叛主的行為(布希總統公開表示他認為創造論才是真理,所以他的故鄉德州規定創造論必須要列進自然科教學之中)。

大部分以這個爭議為報告主題的MAT學生都認為自然課中不需要教創造論,或者認為需要以演化論為主來說明生物的多樣性與生命的起源;不過昨天報告的那個學生似乎認為創造論與演化論同樣重要,他以創造論與演化論都無法由重複實驗來得到證據為理由,來推論演化論並不比創造論來得科學。

我無法理解的是,信仰是信仰,科學是科學,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分不清楚兩者的區別,難道會因為信仰不是科學就不值得相信?還是當信仰跟科學結合就一定會變成真理?科學只是尋找答案的一種方式而已,由科學方法尋找出來的答案可能比較接近事實,但是不一定就是"TRUTH"。隨著科學與科技的發展,以前我們所相信的定律與學說現在有可能有所修正或被推翻,現在我們認為是真理的科學現象有可能在下個世紀來臨之前被推翻。

創造論跟演化論的差別在哪裡?一樣無法由重複實驗得到印證,卻讓前者不屬於科學的範疇,後者廣為科學界接受?差別在於以創造論解釋生命的起源無法運用在其他科學學說與定律之中,然而演化論的解釋卻可以推演運用在遺傳學與現代分子生物技術的發展。請問,在自然課中需要教創造論嗎?

星期二, 11月 22, 2005

優秀的科學家?

我朋友系上最近在徵求新的教授,請了一個日本人來面談並演講,那位日本人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在猶他大學做過兩年博士後研究,從資歷上看來似乎很不錯,不過實際上演講的表現卻完全不是那一回事。我朋友說,那個日本人英文講得很快,但是有一半他聽不懂,演講的過程中一直在問聽眾懂不懂,有老師問他為什麼要用大腸桿菌來作實驗,他的回答是「因為比較便宜」。

名校的光環的確是會讓人多一點機會,但是能不能成功又是另一回事。一個成功的科學家不是只有埋首於實驗室之中就可以像居禮夫人或是愛因斯坦那樣,在實驗上有突破性發展也必須要跟實驗室以外的世界有所溝通才能發揮其價值。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科學家最常用的「溝通」方式是發表期刊論文,外界也最常用一個科學家發表的文獻數量與期刊的重要性來評判一個科學家的地位。然而研究做得好不好跟能不能被好的期刊接受並沒有很絕對的關係;就好像一道菜做出來人家願不願意吃有時候是由賣相好不好來決定的。世界上有名的期刊大概都是以英文出版的,這種情況之下,英文寫作技巧就變成了決定性的因素了。

另外一個與外界交流的方式是參加研討會,藉由在研討會中的報告來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推銷」出去。在短暫的時間內或是有限的海報版面中如何讓別人了解到自己研究的重要性與顯著性,除了口語技巧之外,組織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了。有時候科學家們會應邀演講,或是在應徵工作時需要想辦法把自己推銷出去,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解說詳細卻又不至於鉅細靡遺而催眠聽眾,除了組織能力之外,又必須加上良好的表達能力與臨場反應。

不管是任何一種「溝通」方式,一個擁有PhD學位的科學家最重要的是邏輯推理的能力。寫科學性文章少了邏輯來支持文章架構會讓讀者不容易看懂作者想表達的重點;研討會中報告的內容不合乎思考邏輯會模糊焦點;演講內容沒有邏輯性會讓聽眾失去注意力。

PhD是Doctor of Philosophy的縮寫,意思就是哲學博士。一個擁有PhD學位的科學家與實驗技術人員最大的不同絕對不是在於誰擁有比較成熟的實驗技術,而是在於科學邏輯推演的能力。如果一個MIT的PhD連為什麼要用E. coli做實驗都不知道,那跟我碩士班時為了方便選擇綠豆當實驗材料有什麼不同?

教改的問題在哪裡?

在我轉念教育之後,許多人都問過我對於教改的想法。從對於教育一無所知到寫完博士論文,一邊學習教育理論一邊觀察教育政策與施行狀況的演變,並以自己的學習經驗來應證各種教學理論的適用性,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教改,我整理出來這個概念圖:

當初教改的必要性是為了解決「升學主義」與「填鴨式教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單一次聯考成績為主的升學主義完全以考試成績為導向,使得學生課業壓力大,忽略了學業成績以外的學習;而單一教材讓填鴨式教育得以應付升學主義,卻造就了沒有創造力的書呆子。這兩大教育問題以解決學生課業壓力為首要,因此早期教改為了減輕學生課業壓力,從制度性的多元化入學與廣設高中大學著手;之後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靈活有創意,引進美國盛行的「建構式教學法」,並且依照美國的教育制度規劃「一綱多本」與「九年一貫」(我在九年一貫的地方掛個問號是因為我不覺得九年一貫的目的是用來解決任何教育問題的,只是為了一綱多本所作的配套措施)。

從我的概念圖裡面可以看到黃色的區塊是早期教改為升學制度所作的修正,粉紅色區塊是引進美國的教育制度與教育理念所作的改革。這些改革在草創期所看不到的問題,真正實行之後問題全出來了。老師及家長紛紛抱怨學生程度越來越低落,制度改來改去大家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結果學校還是得抽出時間來替學生做補救教學,還是一樣回頭走向填鴨式教育。在大家怪東怪西要求這個人道歉那個人下台之餘,教改的問題到底出在那裡?

依我所見,國內的教改早期走急救路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大學門太窄就挖大一點,大家喜歡念高中不喜歡高職五專就多點高中少點高職;認為一試定終生壓力太大,就分散點壓力... 結果,大家可以看到的是,問題轉移到高等教育,學生也不見得快樂到哪裡去。這種情況就如我另外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壓力是處於一種平衡狀態的,少了這個壓力就多了另一種壓力。

近期的教改以美國模式為主軸,我在美國接受教育研究的訓練,我的指導教授就是美國教育改革的大師,這些教改方向本身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只是一件衣服從阿督仔身上扒下來就直接套到台灣人身上,當然是不合身且難看至極。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教改也是。我指導教授致力於美國教育改革五十年,到目前還在持續努力當中,他的教育改革理念是從根紮起,而不是去修改枝葉給別人看。對我而言,教改像傳教,不能強迫人家接受,但是越多人接受這樣的理念,越容易傳教成功。然而國內的教改卻是用專制的手段強迫老師們遵守政府制定的政策,在大部分老師都不了解教改的目標與理念之下,教學當然就是換皮不換骨,表面上都照著規定進行,事實上教育理念沒變,教學效果當然就青黃不接,不新不舊。

我並不是在責怪老師們不會教,我自己有三個姊姊兩個姊夫在當國小老師,罵人等於罵到自己。問題出在教育主管機關在制定教改施行細則時搞錯了重點,我懷疑這些人也不了解教改的方向與理念。這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負責承擔的錯誤,隨便找個人道歉或下台也無濟於事。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到這篇文章,我的分析沒有引經據典,沒有實際研究證據來證明我的說法,而且可能大家也沒興趣,只是提供給大家在怪罪與抱怨之餘另一種看事情的角度。

星期日, 11月 20, 2005

補習與教改

前幾天看到幾則新聞引用最近的統計資料,以課後補習年齡逐年降低與時數增加來顯示教改的失敗。我同意教改並不成功,但是學生補習的情況與教改並沒有很直接的關係,單純用補習來當作指標我認為是一種誤導。

造成補習業興盛的原因很多,社會的變遷其實讓補習的目的也有所改變,不再是單純的課業輔導與補救教學,大部分的課後活動其實是因為父母親都在工作,沒時間照顧孩子,與其去保姆家玩一個下午,不如去上點課學點東西,反正一樣得花錢,有"上課"感覺比較"一兼二顧"。有時候孩子因為班上的朋友去學才藝,所以回家吵著也要學,當父母的當然不能扼殺了孩子的興趣,自然得想辦法賺錢來讓孩子學點才藝,只是學才藝要花錢,父母親得花更多時間去賺錢,就少了時間陪伴孩子。長期下來,親子互動減少,親子關係逐漸疏遠,就算難得有時間聚在一起,父母親可能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溝通,孩子無聊在家煩人,不如送去"上課"... 就這樣惡性循環,跟教改真的關係不大。

在我高中大學那個年代,補習不外乎是為了考高中、考大學、考研究所、考高普考,前兩項當然是因為成績導向加上競爭激烈,學生升學壓力大,當時常常有重考生自殺的新聞,所以大家把事情怪罪到升學門檻太窄。現在教改(不管改得好不好)已經將升學門檻改到寬到不能再寬,而且因為太寬造成了目前高等教育的問題,反而提升了研究所補習業績,當年不太興盛的研究所補習,現在居然有人剛上大一就去補習準備考研究所!這顯然跟教改無關,因為教改只改得動國中國小高中。

以目前台灣的"教育"重心來看,其實最需要監控與改革的反而是補教業。目前補教業的市場目標與教改之前的制式教育太過相近且比重過重,混淆了教改的真正效能,甚至在教改背後捅它一刀,在大家把矛頭放在教改與老師身上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思考一下我們對於制式教育的不信任所造成的傷害?孩子不是教改的白老鼠,孩子也不是父母的棋子或沒人要的皮球。

星期二, 10月 25, 2005

快樂學習?學習快樂!

又一位學業表現優異的學生自殺了。遺憾的事已經發生,不管是自責還是責備其實都於事無補,但是事件必須要被檢討,才能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是的,是教改的錯!但是我不認為是九年一貫的錯。教改一直以「減輕升學壓力」和「讓學生快樂學習」為目標,甚至把這兩者當作是互為因果的關係,認為只要少了升學壓力,學生就可以快樂學習,降低學習難度,學生就可以快樂一點,壓力就會小一點。我不知道對別人而言這樣的假設是否成立,對我來說一點都不管用。沒有替未來作好準備,心裡不踏實,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怎麼會快樂得起來?生活中並不是只有升學一個壓力來源,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健康問題,甚至莫名其妙今天起床感覺就是不知道哪裡怪怪的... 這些許許多多的壓力,是沒有任何制度或者任何人可以幫忙減輕的(事實上我認為各種壓力是處在一個平衡狀態的,減了這種壓力就會增了另一種壓力)。沒有壓力不代表就會快樂,甚至我認為沒有壓力的感覺是很空洞的。

適當的壓力是可以幫助人成長茁壯的。在教育過程當中,應該逐漸給予學生壓力,讓學生學習如何紓解壓力,以應付未來社會上更多更大的壓力來源。但是現代人太過於保護下一代,不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太多挫折,希望能夠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成長環境,不要重蹈以往自己走過的辛苦路程。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喉,就急急幫他們想辦法解決,沒有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如此一來,孩子或許能夠專心在學業上努力,能夠回答考卷上的問題,卻少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糟糕的是,孩子並不會真的只專心在學業這一件事情上面(要知道,一天24小時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只想著同一件事是很容易把人逼瘋的),許多孩子因為沒有別的事情要煩惱(家長都安排好了),於是開始做些跟學習無關也跟未來無關的事情來痲痹自己。這樣會快樂嗎?或許是吧!短暫性的。但是就像使用毒品一樣,短暫的high過之後,是更大的傷害與痛苦而已。

家長關心孩子的教育與學業是好的,但是關心並不表示就應該介入,不管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什麼挫折,可以安慰他,可以鼓勵他,可以給他建議,但是不要去幫他決定如何處理。讓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未必是件壞事,生活中任何挫折任何傷口都是讓人成長更加茁壯的踏腳石。如果不希望孩子是溫室的花朵,就應該給他吹風淋雨的機會,縱使一開始會長得醜一點,縱使可能開花晚一點,但是耐心等待,一定可以等到開花結果的一天。

星期六, 10月 22, 2005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這是我昨天參加的研討會手冊封面的一部份,我的指導教授就是其中一位巨人。他應邀在午餐餐會中演講,講題是科學教育的革命。雖然演講內容和三年多以前他到台南師院講的差不多,但是許多當時聽不懂的笑話與典故,現在聽起來更能感覺到他的風趣與理念。

科學與科技

現代社會科技發展迅速,科技的運用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在學校所學的科學知識與理論都用來作為科技發展的基本,原本界限就不是很清楚的的科學與科技的區別越來越模糊了。能不能區分科學與科技其實對於我們的生活不會有什麼影響,生活就是生活,只要能夠讓生活更方便,生活品質更好,誰管它是科學還是科技?

昨天我去參加一個科學教師的大型研討會,一早我報告完之後,接二連三去聽了同學的報告,其中一個同學的研究主題是「科學本質」,她在會中報告的題目是「如何將科學的歷史融入自然科教學」。對於一個以科學本質為研究主題的人,如果搞不清楚科學跟科技之間的差別,就要去告訴人家如何運用在教學上,其實是很容易更加混淆視聽,尤其是一個打算以科學本質來當作論文的博士班研究生。她是我的好朋友,我在這邊舉她的報告當作例子,純粹只是要用來區分科學與科技。她在報告中拿「簡易羅盤的製作」來當作科學的歷史融入自然科教學的例子。首先,羅盤本身不是科學,而是科技,她拿羅盤來講羅盤起源是中國,在某個時候傳入歐洲之後才被西方世界普遍運用... 這講的是科技發展的歷史,而不是科學的歷史。羅盤的原理是科學沒錯,但是羅盤並不是在了解磁場的作用與原理之後才發明出來的。如果要講解科學的歷史演進,那還是得回歸到西方世界,因為古代東方的長處在於科技的發明來解決人類生活上的問題,古代西方卻是強在科學的發展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

大家仔細回想一下國小國中的課本,科學的歷史例如牛頓發現地心引力,居禮夫人發現鐳元素,除了課外讀物之外,在課本裡面會看到這些故事通常就是在自然課本裡面。中國人的四大發明:羅盤、火藥、造紙、印刷術,介紹這些的是在歷史課本裡面。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科技的發展跟科學的發展是單獨進行的,儘管在現代兩者相輔相成,似乎缺一不可,但是其實兩者的發展在目的與思考邏輯上是有很大不同的。

論文的功能

要講論文的功能,先要說明一下各種論文的區別。一般通常是以論文的內容所牽涉的領域來區分,像是科學論文、藝術人文論文、工程論文、醫學論文等等。在這裡我不做這樣的區分,而是以論文的形式來討論,例如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博碩士論文。

這三種論文各有不同的目的。期刊論文主要的目的在於發表研究成果,以比較正式的形式向世人公告一個研究的來龍去脈與日後研究的可能性、未來的應用性等等,除了有宣示的意味之外,也用來作為奇他人的參考。研討會論文雖然大部分也都是用來發表研究成果,但是研討會的重點在於與其他人的互動,除了直接面對肯定或存疑之外,還可以得到不同角度的看法,刺激思考,以得到更好更周到的研究成果。

以上兩種論文都是人們常用來快速判斷作者研究能力的工具。博碩士論文卻不一樣。博碩士論文的主要功能是向口試委員呈現修業成果的工具。和期刊論文與研討會論文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目標讀者只有口試委員,所以只要論文內容可以說服口試委員,或許口試委員拍手較好,或許還得花費一番舌加以解釋甚至談條件,就算其他的人都覺得這東西很爛也無所謂,只要口試委員們都簽了名,目的就達成了。

我在出國唸書之前曾經幫忙國科會計算計畫申請人的文獻發表點數,博士論文的點數當然是很多,可以得到15點,但是只有五年內的才算數。研討會論文是最少的,如果是有評鑑篩選的國際性研討會才有算點數。對計畫申請人最有用處的還是期刊論文,最高可以拿到45點。雖然很多人在批評這樣的計算方式,不過其實還是有些道理的。五年內的博士論文給高分是肯定申請人為博士論文所作的努力(不管過程順不順利,都是很辛苦的),可是如果五年後還拿著那本博士論文招搖撞騙的話,那真是太不長進了。很多送國際性研討會的研究計畫書其實不容易被接受,所以被接受了當然要給予一點表揚,不過用來參加研討會的研究通常完成度不是很高,所以重要性就不如期刊論文了。期刊論文除了有篩選機制之外,還有來回更改與調整的過程,使得以發表的期刊論文的正確度與參考性增加了許多,當然就必須給予最高的分數。

不可否認的,對個人而言,博士論文的重要性絕對大於其他形式的論文,因為這關係到自己是不是能拿到學位。通常耗費最多時間與精神的是博士論文,因為在博士論文裡面沒有所謂的「共同作者」這件事,所以就算是跟別人合作一個大型的研究,也不可能在自己的博士論文裡面放入別人的data,只能就自己做的部份加以闡述。而寫論文就像在說故事一樣,一個好的故事要夠完整,不能讓人家感覺到一片一片銜接起來的樣子,也不能只講一半故事,另一半要看另一本故事書才行。只是,博士論文是用來展現一個人的研究能力而非努力程度,縱使研究做得很辛苦,有時候必須要捨棄一些努力的成果才能講出一個好故事。

星期六, 10月 15, 2005

書念不完?

自從九年一貫、一綱多本實施以來,社會上的謾罵聲不斷,學生以及家長抱怨連連,最常聽到的就是教科書版本太多,只念一本不安心,要全部念的話費用負擔太大也念不完。可是,書,為什麼一定要念完才行?

唸書的目的是什麼?考試?吸收知識?老實說,我對於這兩個答案都不滿意,不過既然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這兩個,那我就以這兩個答案來討論為什麼「書不用念完」。首先,最普遍又不鄉愿的答案就是為了準備考試。考試分成兩大類,一是為了準備學校的考試,這類考試不用把書念完,只需要念老師教過的地方,或者老師說會考的地方就行了。第二類考試是像基測或指考之類的能力測驗,這種考試也不用把書念完,因為不可能念得齊全,出題方式永遠是在某個範圍內加以變化,唸書只為了要充實那個範圍內的知識,念什麼版本其實沒有很大的關係。再者,如果唸書是為了吸收知識,那書本上的知識何其多,怎麼可能念得完?

不知道能不能有人給我個「必須把書念完才行」的理由?我實在想不出來。從小到大,除了國小課本之外,我有從頭到尾念完的書大概只有大三那本植物生理學課本,還有金庸武俠小說、傲慢與偏見、亞森羅蘋、福爾摩斯。雖然我唸書習慣都是從一本書最開頭開始看,可是不代表我會看到最後一頁,常常看不到三分之一。沒把書看完對我有什麼影響?我還不是高中升大學,大學考研究所,邊工作邊考托福GRE,出國唸書... 沒把書看完我照樣可以在用考試打成績的課堂上拿A。

不可諱言的,教改有其缺失之處,但是該檢討的不是表面上的條文,也不是找出誰是主導者要他道歉、負責、承認錯誤,而是應該檢討教改的施行方式與其他輔助機制。大家口口聲聲說重視教育問題,到底重視的是什麼?升學?成績?還是競爭力?

念研究所真能為職場工作加分?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根據人力銀行調查發現,因為感覺以往所學無法應付職場需求,有五成上班族願意放棄工作報考研究所。這個現象一方面值得教育工作者檢討大學教育的內容,以符合學生的需求,但我覺得大家更應該思考的是,研究所文憑真的能夠為職場工作加分嗎?還是大家只是在利用一般人對文憑的盲目崇拜而尋找一條升遷的捷徑?

每一階段的教育有不太相同的教育目標,大學教育的目標應該是除了基本知識之外,並培養專業的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的社會化作準備;碩士班的教育目標是訓練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博士班則是在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與深入研究的能力。照理說,大學的訓練應該足以應付一般的職場工作,當累積到一定工作經驗,因為能力上受到肯定而獲得升遷,接觸到不同層級的工作之後,才會感受到所受訓練不夠,才需要進碩士班接受另外一種訓練。

顯然現實狀況不是這個樣子。大學生在學期間可能不是很清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因此只求在學成績安全過關可以順利拿到大學文憑;大學教授只負責開自己專門的課程,傳授高深的知識,以展現自己豐富的學識涵養;到頭來,大學教育並沒有成功地為學生的社會化作好準備,濛濛懂懂的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後無法適應工作,看著碩士畢業生空降到比自己高的職位,領比自己高的薪水,開始認為是不是因為自己唸書念得不夠多的關係,所以又一頭栽進學校裡面接受跟職場工作不是很相關的「專業訓練」,期望一張研究所文憑可以讓自己快速往上爬...

我對每年這麼多報考研究所的人的上進心給予肯定,但是如果報考研究所只是為了用文憑來妝扮自己,我倒覺得沒有必要。對職場工作最有利的自我充實方式其實是在工作中學習與成長,而不是修課拿學分。

教育的民主化思考

教育民主化的概念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如果把它像建構主義一樣直接套用在台灣的教育系統,我想下場應該是差不多的。許多概念上的東西常常會因為「名字」產生誤解甚至因而誤用,就像之前所提到的scientific literacy一樣,如果直接從名詞本身去定義然後加以延伸的話,就會產生兩種不一樣的解釋與做法。

民主,字面上的解釋就是「以民為主」,可是如果就一般的認知把「選舉」與「民主」劃上等號的話,那真是太過於以偏概全了。同樣的,教育的民主化並不是讓學生來投票表決要不要考試或者要不要唸書,也不是學校組成教師會、家長會來參與校務就算是教育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應該是在教學上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並且引導學生自主性的學習,進而能夠主動要求擴大學習範圍。

然而在現在這個號稱民主的社會之中,教育其實是極為專制的。我所談的教育專制也不是因為制度上的統一要求。教育上的專制來自於對學生在學習上的控制,教育主管單位為了「控制」而制定了許多規則,政府管學校,學校管老師,老師管學生... 層層控管之下,將學生的學習限制在框框裡面,久而久之,大家誤以為只有在這框框裡進行的才是學習,框框外的不叫做學習。

「學習」這個詞用多了,覺得自己好像是大陸人了... 大陸人所謂的「學習」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唸書」,我們的「主修」是他們的「專業」。這有點把話題岔開來了... 提到這個的主要原因不是我愛咬文嚼字,而是要強調「學習」的概念。有人把在學校裡的活動用「訓練」來代表,我認為這個詞只是提供了這個學校給了什麼樣的學習環境的訊息,不能代表學生一定學習了多少。如果說「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的未來做準備,學校的功能就在提供環境(也就是適當的「訓練」)來讓教育更有效率。「學習」是另一回事,學習可以是有目的的,例如學開車是為了要能夠開車上路(或者有人是為了考駕照),也可以是沒有目的、無意識中進行的,例如學習如何待人處事。但是我們會發現一個共通點,不管是教育還是學習,主體都在學生身上,不是嗎?這就是我要提教育民主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學校教育的主角是學生,那老師的功能又是什麼?老師的角色和學校的環境設備一樣,都是用來輔助學生學習的。因為學生還在學習階段,還沒有修成正果,所以需要老師的指引與提攜,當學生迷失方向時,可以給予建議以供參考,而不是去「要求」學生該做些什麼事。

就像人民需要到達法定年齡才能行使選舉權,教育的民主化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意義不大,但是我認為在高等教育中,學生應該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從學習的過程中摸索思考未來的方向,並且為未來做準備。因為每個學生的方向可能不太一樣,因此太多的硬性規定有時候並不符合學生的需求。為了提升教育「品質」而設下過多的限制只會讓教育成果開倒車。因為當學生的努力只是為了滿足「限制」的時候,原本的最低門檻便成了目標,又如何能「提升」得起來?諷刺的是,這個以「學生都是懶惰的」前提所設下的許許多多規矩,到頭來真的訓練出許許多多懶惰的學生。

關於這個部落格

不知道這個部落格的文章會不會像教科書一樣被當成助眠工具?或者會不會被誤認為上課講義之類的?如果你在準備教育相關類科的考試,這個部落格的內容考試一定不會考。很抱歉這個部落格的話題太過嚴肅。沒辦法,我是個無趣的研究生,除了寫論文之外,生活中所見所聞都會被我連想到這些事情。

這個部落格之所以被我命名為「科學與教育的對話」,一來是因為我從過往的生物學背景轉換到目前所學的教育,兩種角色常常在我腦袋中對話;二來是我周遭在科學與教育領域的朋友各半,從科學家的角度看教育,再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科學,應該會很有趣。

在這邊要說明的是,雖然某些理念上可能有些相似之處,我不是「人本教育」的信徒,對於某些相類似的教育理念,我的做法跟人本不同。我對於教育方面的想法及思考大部分起源於我的指導教授,但是我絕對不是被他洗腦後的產物(雖然他上課很喜歡講話,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話太多,可是常常控制不了自己,一邊說自己不應該講太多,應該多讓學生發表意見,可是還是繼續說下去)。第一個學期第一堂課就是上我指導教授的課,常常在上課中腦袋裡面掛滿問號,並不是聽不懂他的英文,而是懷疑他是不是在胡說八道、強詞奪理。尤其是剛離開當時對建構式數學罵聲連連的台灣,卻在這邊接受建構主義的薰陶,更是一頭霧水,讓我有點懷疑我的選擇。但是經過三年的體認與思考之後,無意間發現,我和我指導教授的理念越來越相近了。

我不像我指導教授那樣喜歡講話,我也不喜歡在公眾場合發表高見,所以我用這種比較適合我的方式來闡述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思考這方面的議題,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星期二, 10月 11, 2005

試驗設計

做實驗是研究科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實驗的設計又在其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很多在學習階段中的科學家常為了實驗設計而傷透腦筋,因為一個好的實驗設計可以說是實驗成功的捷徑,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與金錢損失。相信不少學生想要學習如何做實驗設計。其實科學實驗設計牽涉到不只是邏輯推演,還包含了科學理論與實驗技術;因此通常是很難用開課的方式告訴學生哪些實驗該怎麼設計,而是要靠著做研究的過程自行推敲與體會。

撇開科學理論與各領域所需的技術和工具,就邏輯推演的角度來看,要做實驗設計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這個實驗的目的:「你想要證明些什麼事?」確定目的之後,才能思考需要什麼樣的證據來證明這件事。之後根據所需要的證據,才能進行實驗的設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實驗都必須要照這樣的順序進行,實際的科學研究或者說「任何」研究其實都是先蒐集data,然後從中歸納出結果,推衍出這些data能夠證明的事情;所以,其實在大部分的情況之下,「實驗設計」並不是絕對必要的。

目前大部分的科學研究都會牽涉到數字,所以很多人認為統計對於科學研究是很重要的,甚是把統計方法在科學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過於誇大。其實統計只是一種工具,就像分子生物技術一樣,是用來得到「證據」的工具。統計分析裡面有一門課就叫做「試驗設計」,這是一門很普遍的統計課,如果你做實驗遇到瓶頸時看到這門課就興致勃勃跑去修,那你一定會大失所望。統計裡面的試驗設計其實是針對經過設計的experiment所得到的數據結果進行分析的方法,在這門課裡面你可以學到的是:當你遇到哪一類的試驗設計所得到的數據時,你可以用哪一種統計分析方法來分析,以節省分析手續並得到最大可信度。所以,這門課講的是實驗後的data分析方式,而不是實驗前的設計方式。

當我與培養基、試管、顯微鏡、離心機為伍的時候,我認為自己懂得不夠多,技術不夠好,沒有足夠的好奇心,所以不夠格當一個好的科學家。離開了那個行業後我才發現,其實微觀世界看久了侷限了我的想法,才是我在科學研究上沒有進展的最大阻力。

星期日, 10月 09, 2005

評鑑與測量

評鑑(assessment)與測量(measurement)常常因為統稱「評量」,所以被誤認為同一件事而混為一談。其實一般人比較會接觸到的應該是屬於「評鑑」的部份,例如期中考、期末考。評鑑的目的一方面在於了解學生學習的程度,另方面則是應該用來作為老師教學改進的參考;所以,考試成績不只代表了學生的學習表現,也是學生對老師打分數。教育上的「測量」則是用客觀的方式來評定學生的能力,用來作為他人對這個學生所具備能力的參考,例如智力測驗、性向測驗;這個能力的指標,代表了學生本身具備的知識與技巧,與老師的教學好壞是無關的。

評鑑與測量混為一談的話常會扭曲評量結果,甚至失去評量的意義。舉例說明,評鑑的目的是在了解學生是不是能夠吸收理解課堂上所教授的內容,如果將目的擺在區分出學生程度的話,有些學生可能不需要上課就可以名列前茅,有些學生可能努力了一整個學期,學了很多,可是還是得不到適當的鼓勵;或者評鑑的內容與教學不符,學生挫折感大,老師也無法了解自己的教學成果。

另外一個常見的錯誤是將評量結果拿來作錯誤的解讀,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國中基本能力測驗」。從名字上其實可以很清楚了解基測的目的是在測量學生本身在測驗當時所具有的能力,為了特殊目的(高中入學參考),所以能力指標僅用語文與數理能力來代表。但是因為大家無法脫離高中聯考的思維,將國中基測的結果認定為另一種形式的聯考,因此對於測驗的內容與結果斤斤計較:不可以超出課本範圍,課本太多本不知道該念哪一本,老師不會教讓學生考不好? 惡性循環的結果將學校變成大型補習班,老師得想盡辦法幫學生把所有版本的課本裡的所有知識整理起來「教」給學生,以免漏掉什麼會被家長怪罪教學不力;學生得用力把老師教的東西背起來,上學的最終目的變成是替基測做準備。

自從我轉行念教育之後,許多朋友會問我對於台灣教改有什麼看法?以上就是我的部份看法。教改失敗是誰的錯?嚴格說起來誰都沒錯,一團誤會罷了!

星期四, 10月 06, 2005

Scientific Literacy

我實在不知道這個標題該怎麼翻譯,國內應該是有人引進這個觀念,但是我涉獵不多,實在是很抱歉。照字面上來解釋,literacy是識字之人,相反詞就是文盲,所以scientific literacy應該指得就是具有科學知能的人。

這個詞是老美大力鼓吹的,可是老美自己就為了這個詞的定義爭論不休。具有科學知能的人到底要“具有“到什麼程度?到底又要“具有“些什麼內容?這個東西到底是要幹嘛的?是一個教育目標?還是一個教學方法?或是一個學習過程?當全部的問號搞在一起的時候,爭論這個真是一場混仗。

我認為的scientific literacy比較偏向我指導教授的想法。我認為那是一個教育目標。一個科學教育者應該要有減少社會上的科學文盲為己任的想法,而不是以創造出最多科學家為目標。所以scientific literacy是希望經過教育過程後,人們可以利用科學知識、技能、以及科學精神和方法來解決問題。因此科學教育應該著重在了解這些科學知識的應用,以及如何由已知的事物來獲得未知的答案。不過另一派的人想法就不是如此。因為literacy這個字,因此他們認為science literacy是要訓練出可以運用科學語言與其他人溝通,並且能夠了解其他人所談論的科學相關話題的人。如此一來,科學教育的重點變成語言傳達科學知識,並訓練人們可以運用語言與其他人溝通這些已知的科學知識。

這種事沒有誰對誰錯,口號喊了這麼久,大家老早就忘了是誰先講的了,所以沒辦法把始作俑者挖出來說清楚講明白。不管是哪邊的擁護者,反正只要把自己立場講清楚就行了。只是我有點擔心,我那位美國同學的口試委員裡面有兩種派別,就算他如何熟練語言的運用與邏輯的推演,又如何能讓兩派人馬都同意他的說法呢?

星期二, 10月 04, 2005

漫談科學的本質

當我第一次接觸這個課題的時候,看到一堆沒有做過深入的科學研究的未來自然科老師在課堂上討論如何進行科學研究,老實說是有點不屑。那時候我心裡想著:你們這些人懂什麼科學?沒做過實驗還能討論科學的意義與科學方法?然而這幾年來的接觸與思考,我才了解到科學的本質對一個科學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遠大於實地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可以不用在意什麼是科學的本質,因為他本身具有的科學知識與技術足夠支持他的研究工作;一個科學教育者不可能了解所有的科學知識,卻需要教導下一代去學習科學,因此他需要去了解的是科學這個學門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的不同處,了解什麼是科學方法與科學精神,教導下一代分辨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

科學的本質所探討的,狹義上來解釋,就是科學方法。記憶中國中與高中自然科學課本第一冊,不管是生物還是物理化學,第一課一定都是在講述科學方法:觀察研究、蒐集資料、提出問題、提出假說、實驗印證、形成學說、形成定律。這些第一課的內容通常都不會考,有時候老師連講都懶得講就直接跳過,反正大家只要記得科學方法有這幾個階段以及順序就好了。但是,如果這些這麼不重要的話,為什麼所有自然科課本第一課都要提到這些?這些考試不考的東西跟那些考試要考的東西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首先,在大部分自然科課本裡面所提到的科學方法其實是錯誤的觀念。科學方法的順序是有其邏輯上的意義,但是並不是階級式的。學說並不是因為很多實驗印證之後形成的,定律更不是因為學說的正確性得到公認而形成的。學說是對於某種自然現象根據證據所提出的合理解釋;而定律是對於某種自然現象的說明;兩者性質是不同的,並沒有誰比誰重要的問題存在。換句話說,定律是說明"當事件A發生的時候一定會伴隨事件B的發生"這件因果關係;而學說是人們試著回答"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因果關係"這個問題。

其次,科學方法雖然名為"方法",但實際上是一種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邏輯。因為科學講究的是證據與合理解釋,在尋找有意義證據的過程常常會遵循某種模式來進行,因此這樣的模式才被稱為"科學方法";並不是所有的科學研究都必須要"做實驗"才算數。

科學的本質如果廣義來看,就包含了科學的歷史與科學哲學。科學的歷史其實沒什麼高深的學問,大家都多多少少讀過科學家的故事,從牛頓運動定律到愛因斯坦相對論,從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到華生、科力克的雙股螺旋DNA,這些用來讓大家對科學產生興趣的故事,對科學本質的論證而言,是用來當作科學哲學演進的證據。

或許有人會開始覺得這又是學院派的說法,自己所研究的東西好像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東西。其實我並不特別對於科學的本質有偏好,也不認為學科學的人或者學教育的人都應該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更不認為科學的本質可以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之後就可以了解的。說真格的,不了解科學的本質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